(1) CPU的歷史演進~處理位元的進化在1971年,Intel公司及Marcian E.Hoff共同發表了-4004處理器,它是一個4位元的微處理器,為目前所見各處理器的先驅,主要使用在早期電視遊樂器和小型微處理器為基礎的控制器。到了1974年,Intel提出了延續性相容的版本-8008微處理器,由於其記憶體及指令集仍然很小,使得其可用性受到許多限制,因此在1973年Intel提出了最早的8位元微處理器-8080,其處理速度已較8008快了將近10倍。
1976年,Intel又發表了8086微處理器,約一年後又提出了8088,使用在IBM的個人PC上,兩者均是16位元微處理器,之後又改良出80186、80286,而80286的時脈頻率在Intel最終版時已可達到16MHz,每秒可執行8億個指令數(8MIPS)。之後再進一步演進到80386、80486微處理器的時代,則已邁入32位元的微處理器時代,而到目前為止的Pentium Ⅲ、Pentium Ⅳ時期,CPU依然處於32位元的世代(Pentium系列雖然在外部頻率達到64位元,但是其內部的資料匯流排採用的是32條*2的架構,因此尚不足以稱為真正64位元的處理器)。到了近年來,AMD推出伺服器版所使用的K8 Opteron處理器及針對桌上型電腦推出Athlon 64處理器後,Intel也打出伺服器版的Xeon DP處理器來與AMD抗衡,正式揭開64位元微處理器的世代,相信未來Intel針對一般消費型市場所主打的Pentium Ⅳ處理器勢必也將研發新的晶片以投入64位元處理器的競爭市場。
不過大家也不用陷入位元的迷失之中,因為要能達到處理器最大的效能,必須仰賴作業系統(OS)、記憶體、硬體、匯流排等元件來配合來行,以目前的技術來看,微軟的作業系統在Windows 2003 Beta 1之後才正式走向64位元的作業系統,要達到全面加速的64位元時代,雖不遠但仍需一段時間的努力才行。(2) CPU的組成
指令集:
cpu中可供執行指令的集合,包括精簡指令集及複雜指令集,其他會影響到電腦整體的執行能力 。
cpu中可供執行指令的集合,包括精簡指令集及複雜指令集,其他會影響到電腦整體的執行能力 。
指令暫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用來存放下一個即將被執行的指令。
一般用途暫存器(General-Purpose Register),用來暫存一般運算資料及位址資料。
位址暫存器(Address Register),用來存放指令或資料在記憶體中的位址。
旗標暫存器(Flag),記錄指令執行的狀態,進而決定程式走向。
程式計數器(Program Counter),存放下一個要執行的指令所在位址。
CPU是由「矽」晶片製作而成,科學家利用顯微照相技術,將數百萬顆的電晶體所組成的電路縮小至小小的晶片之中。其組成包括控制單元(Contrl Unit)、算術邏輯單元(Arithmetic/Logic Unit)、暫存器(Register)、快取記憶體(Cache)、控流排(Bus)等。
控制單元用來控制與指揮電腦各單元間相互運作、資料傳遞等,主要的功能包括:(1) 負責接受命令與解釋命令。
(2) 負責整部電腦的指揮及控制。
(3) 負責控制程式與資料進入主記憶體。算術邏輯單元目的在負責算術運算與邏輯判斷的工作。主要的功能包括:
(1) 負責電腦系統中的算術(加、減、乘、除)、邏輯比較(比較大小、判斷)工作。
(2) 決定數值運算的速度。暫存器是CPU中暫時存放資料的地方,也是電腦所有記憶單元中存取資料最快的裝置,常見的暫存器有累加器、指令暫存器、位址暫存器、一般用途暫存器、旗標暫存器、程式計數器 。 快取記憶體,包括L1 Cache、L2 Cache,當電腦要執行程式時,必須將所需的資料載入主記憶體中,以供CPU執行的過程中擷取,然而主記憶體的速度無法滿足CPU的需求,因此才有快取記憶體的存在,節省在CPU執行過程中等待資料所需的時間。早期電腦的CPU中只加入L1 Cache,而L2 Cache則建於主機板上,目前新款的CPU已將L1 Cache、L2 Cache內建於CPU中,新增L3 Cache於主機板上溝通CPU與主記憶體。 匯流排是電腦元件間互相傳遞訊息、溝通資料的管道,位於CPU內部的匯流排稱為「內部匯流排」,依照所傳遞訊號的類型又可分為位址匯流排(Address Bus)、資料匯流排(Data Bus)、控制匯流排(Contrl Bus)。 除此之外,在處理器組成中尚有一個部分需要考量,稱為「指令集」。一般而言指令集的結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稱為「複雜指令集(CISC)」;另一種稱為「精簡指令集(RISC)」。前者既然稱為「複雜」顧名思意,即內建在晶片中的指令數較多,但相對而言讀取指令與解譯指令的時間也較長,執行速度較慢、耗電量較大;後者則只將部份的指令內建於晶片之中,因指令數少,故讀取與解譯指令的速度反而較快,但是若執行到非內建的指令時,因為需要透過數個指令結合成所要執行的指令要求,相對而言執行的速度反而較複雜指令集要來得慢。(3) CPU的運作原理與方式指令或資料進入電腦之後,執行一個指令的過程包括:記憶→擷取(Fetching)→解碼(Decoding)→執行(Executing)→儲存(Storing)等幾個步驟,又稱為指令週期。其中從擷取開始即交由CPU來執行,首先我們先來探討到底這些步驟必須負責那些事。
記憶:已輸入的指令或資料存在記憶單元之中,記憶單元必須提供CPU執行過程中所需要的資料,這邊所看到的記憶單元可廣泛地包括主記憶體、快取記憶體、暫存器等。 擷取:指控制單元由記憶單元中擷取指令或資料。 解碼:主要的動作在「分析指令」,並發出適當的控制訊號以便執行指令。 執行:算術/邏輯單元負責依照傳過來的指令需求,進行算術運算及邏輯判斷的動作。 儲存:控制單元將結果存至內部的暫存器或外部的記憶單元。 舉個例子來說,若我們要計算「(5+6)*7-8」,則在電腦中的運作方式可以簡單地表示如下:
各位可能會想說,電腦怎麼這麼笨,「我一個步驟就可以算出69了,它要執行這麼複雜的處理」。有一個要點大家必須先搞清楚,雖然電腦在算出69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步驟,但是它所用的時間卻是無比的節省,一般而言,電腦執行一個指令的時間,通常僅需要百萬分之一秒(MIPS,million of instruction per second),甚至更短的時間,反過來說CPU每一秒可執行數百萬個以上的指令。以上述這樣四個步驟的處理,對它而言不用超過0.1秒就可以完成。(4) 常見的CPU規格與種類依照針腳數來作區隔:
之前我們說過CPU背後一根根金針狀的東西我們稱為針腳,每一家公司對於每一種發行的CPU其針腳數卻未必相同,不同的針腳設計,除其定義不同外,對於支援的晶片組及安裝的插槽也不相同。
若以針腳數來區隔的話,CPU的類型可以包括Slot 1、SCOKET 370、SCOKET 478、SCOKET A等。在Pentium早期的封裝方式必須使用的插槽規格為Slot1,它有點像電視遊樂器的卡匣方式,在早期為Intel打下不小的江山。但是這種封裝方式無法有效地解決微處理器在運作時所發出的高熱,價格較高,再加上AMD的嚴厲挑戰下,使得Intel公司不得不選擇較具有挑戰力的「Scoket 370」結構,只是當時並非用在Pentium等級的電腦,而是另一款主打低價市場的「Celeron」處理器。在目前Pentium Ⅳ的世代下,Celeron及Pentium等級的電腦均已演進到SCOKET 478的規格,而這個規格卻也為Intel創下不錯的成績。
相對於Intel公司的不斷變更針腳的規格,AMD公司也有相同的因應策略,從早期的Slot A、Scoket 462、演進到目前的Scoket A,在在均有與Intel相抗衡的意味,不過古諺有云「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相信在兩雄相爭的結果,最終得利的還會是身為消費者的你我。依照等級來作區分:
Intel和Amd公司為了要吸引低價市場的民眾並迎合高階使用者的需求,兩家公司在研發的產品均設計高階規格與較低等級兩種,低階等級的機種整體效能也許比不上高階機種,但對一般的使用者而言在操作上已經足以應付所需:
Intel公司 AMD公司 高階高價 Pentium系列 Athlon系列 低階低價 Celeron系列 Duron系列 高低差別 Celeron除了外頻工作時脈及L2 Cache容量等等架構有所差異,造成的效能落差外,其餘和Pentium均相同。 Duron與Athlon最主要的差別在於L2 Cache的容量大小較小,使得其效能略遜一籌,此外在系統匯流排及時脈頻率也略小些。除此之外伺服器用、一般個人電腦用、筆記型電腦用的處理器也不相同,以筆記型電腦而言,因為需要特別注意省電的功能,因此筆記型電腦的處理器均會加上M(Mobil)的字樣,如Pentium M,強調適用於行動電腦使用,目前筆記型電腦主打的處理器型號為Centrino(迅馳),強調Pentium M配合Intel855的系統晶片及無線網路功能,提升整體效能、降低消耗功率、增加電池續航力,相對而言,其他硬體設備也需要能配合才行。
不同架構的處理器,雖然外觀、腳位不同,但卻可以執行相同的應用程式,我們稱為「相容處理器」。有些不同結構的系統,其執行的的應用程式並不相同,因此所使用的處理器也不同,例如,麥金塔電腦(蘋果電腦)所使用的處理器稱為PowerPC G4就不能應用在一般的個人電腦上面,同樣的在個人電腦上所使用的處理器也不能應用在麥金塔電腦。以下介紹幾款目前較新且常用品牌的處理器:
K7
(Athlon XP3200+) K8
(Athlon 64 3200+) Celeron 2.6GHz Pentium 4 3.2GHz 插槽類型 Socket A Socket 754 Socket 478 Socket 478 運作時脈 2.25GHz 2GHz 2.6GHz 3.2GHz 外頻 166MHz 200MHz 100MHz 200MHz 倍頻 13.5X 10X 26X 16X 電晶體數 5430萬 105.9百萬 4200萬 5500萬(5) CPU的三個親密伴侶:主機板,記憶體,散熱風扇主機板:又有人稱為母板,可以說是除了處理器之外,重要性最大的核心元件。電腦其他電子元件設備均需與主機板相連結方能正常運作,在主機板上除了我們之前所介紹的插槽外,還配置有「主動晶片組(又稱系統晶片組)」北橋晶片及南橋晶片來協助處理器掌控整部電腦的執行,其中北橋晶片組負責高速介面之間的聯結,這所謂的高速元件包括處理器、AGP介面、記憶體等;而南橋晶片則掌管低速即可運作的周邊裝置、擴充介面等。同學若想對主機板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可參閱主機板單元。記憶體:之前我們提過CPU所處理的資料大部份由記憶體來提供,當程式一開始要執行前必須將一些程式執行過程中所需的資料放置於主記憶體中以供處理器取用。因此記憶體的存取資料的速度及大小多少會影響到整部電腦的效能及處理器運作的能力,當記憶體速度太慢或大小不足,則處理器會有許多的時間在等待資料的供給,相對而言,CPU會有很多的閒置時間,自然而然造成整體執行效能不彰。(註:若主記憶體空間大小不夠又需要執行程式時,會使用輔助記憶體,如硬體當作記憶體來使用,我們稱為「虛擬記憶體」,但可想而知輔助記憶體存取資料的速度又遠較主記憶得來得慢,又如何比得上CPU呢?)同學若想對記憶體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可參閱記憶體單元。散熱風扇:散熱風扇的組成包括:「散熱風扇」、「散熱片」、「扣具」。處理器是一個高速執行、運轉的電子元件,因此在運作的過程中會產生高熱,而這「熱」若無法正常排除,則將會造成系統執行過程的不穩定性,這不穩定性將有可能造成電腦容易當機,讓整個電腦操作與使用的過程無法順利完成。目前常用處理器的散熱系統除了散熱風扇外,還有散熱膏,藉由散熱膏的能力可以讓散熱片底部更加貼近處理器表面,讓處理器所發出的熱量,能更有效率地透過散熱片及散熱風扇的協助排出。所以說散熱風扇可以說是除主機板之外最貼近CPU的親密戰友。